查看原文
其他

3月债市会迎来“春季调整”吗?【月报】

刘郁 肖金川 郁言债市 2022-06-26










郁言债市微信小程序

https://www.yuyanzhaishi.com

区域、城投、地产数据一网打尽

欢迎关注使用!

摘 要   


2021年2月短端利率表现较为平稳,长端利率则趋于上行,10年国开债收益率回到去年11月高点附近行情的触发因素主要源自两方面:(1)春节流动性安排仅投放逆回购,明显不及2018-2020同期。(2)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预期升温。


回顾2018到2020年,春季债市均容易出现调整:2018年4月:10Y国开收益率上行24bp。降准之后流动性意外紧张。2019年4月:10Y国开收益率上行30bp。预期中的降准未至,经济基本面超预期企稳。2020年5月:10Y国开收益率上行38bp。两会确认财政扩张力度;地方债发行带来的供给压力;流动性转向收敛。


历史上引发市场出现“春季调整”的因素:经济数据超预期、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地方债发行放量,是否在2021年3-4月重现,尤其是否在3月提前反应,值得重视。


基本面:制造业PMI和CRB工业原料价格反映工业品通胀仍在升温,2月PPI环比可能仍不低。历史数据显示M1领先于PPI,M1同比反弹,PPI同比后续可能也上行。


流动性:3月缴税属小月,缴税对资金面的影响预计明显小于1月。由此推断,3月央行资金净投放可能继续维持较低水平。关注3月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可能性。2020年3月13日央行宣布进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而2019年和2018年均为1月进行,今年3月也存在例行操作的可能性。


利率债供给:3月利率债发行,关注两会期间地方债新增限额情况,新增地方债是否在3月发行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从下周发行计划来看,山东已重启常规的再融资债发行。


当前利率处于“脆弱平衡”的区间震荡阶段,可能打破当前平衡的利空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支出提前可能带来的经济超预期。二是地方债供给压力可能上升。利多因素,主要是3月存在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可能性。


从长端利率相关指标来看,基本面方面PPI、M1走向均呈负面,流动性呈中性。因而长端利率存在继续上行的风险,不过在货币政策明确收紧之前,利率上行空间可能受到约束。


核心假设风险。国内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1


行情回顾:“以史为鉴”,债市春季调整是否再现



2021年2月短端利率表现较为平稳,长端利率则趋于上行,10年国开债收益率回到去年11月高点附近。行情的触发因素主要源自两方面:


(1)春节流动性安排仅投放逆回购,明显不及2018-2020同期。今年的春节流动性安排,主要是2500亿元14天逆回购和1800亿元7天逆回购。没有类似2019-2020年1月的降准,也没有类似2017年的临时流动性便利(TLF)和2018年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连MLF也未投放。这使得春节前债市对流动性的预期较为悲观,导致2月2日到4日长端利率连续3天调整。


(2)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预期升温。春节期间,海外原油、工业金属价格明显上涨,美债收益率也相应出现快速攀升。[1]这给国内债市带来情绪影响,使得2月18日10年国开收益率上行5bp。其后流动性边际转松,使得短端利率基本平稳,但受制于通胀预期,也未能带动长端利率下行。




回顾2018到2020年,债市均出现“春季调整”:


2018年4月:10Y国开收益率上行24bp。降准之后流动性意外紧张。2018年4月17日,央行宣布于25日进行降准。但在宣布之后、实施降准前夕的阶段内,流动性明显收紧,23日GC001一度升至10%。流动性收紧,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央行在确定25日降准之后,削减了4月中旬税期流动性投放,以避免大量资金“淤积”。降准实施后,4月27日资管新规落地,金融监管趋严的预期延续。而5月发布的4月经济数据,工业增加值同比走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走弱的组合,使得债券市场对后续货币宽松的持续性存在分歧。经过阶段调整,5月中旬的高点相对4月18日,1年国开收益率上行约35bp,10年国开收益率上行约24bp。


2019年4月:10Y国开收益率上行30bp。预期中的降准未至,经济基本面超预期企稳。央行在2018年4月、7月、10月和2019年1月每个季初月均进行降准操作,但2019年4月未再“例行”降准,叠加债市对4月缴税大月的担忧,引发流动性边际收敛。与此同时,经济数据出现超预期企稳。2019年4月初发布的3月中国制造业PMI数据、以及美国ISM制造业PMI数据均向好,4月17日发布的一季度GDP同比企稳,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当时市场的主流预期是下半年经济企稳。两方面因素叠加,使得债市经历了一轮快速调整,4月下旬的高点相对3月底,1年国开收益率上行约37bp,10年国开收益率上行约30bp。


2020年5月:10Y国开收益率上行38bp。两会确认财政扩张力度;地方债发行带来的供给压力;流动性转向收敛。2020年5月22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确认赤字率、地方债专项债新增限额和发行特别国债,国内财政刺激同比2019多出3.6万亿元,引发债市对政府债供给的担忧。[2]2020年5月最后一周地方债净融资额高达7581亿元,[3]但面对地方债发行放量、5月税期等因素时,央行仅投放7天逆回购进行对冲。流动性快速收敛,隔夜SHIBOR从5月中旬的不足1%快速攀升至2.1%。债市相应经历了一轮快速调整,6月上旬的高点相对4月底,1年国开收益率上行约100bp,10年国开收益率上行约38bp。


历史上引发市场出现春季调整的因素:经济数据超预期、流动性超预期收紧、地方债发行放量,是否在2021年3-4月重现,尤其是否在3月提前反应,值得重视。




2


基本面:工业品通胀仍在升温,M1同比反弹



制造业PMI和CRB工业原料价格,反映工业品通胀仍在升温。2月制造业PMI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均较高,指向2月PPI环比可能仍不低。从CRB工业原料现货指数来看,2020年10月到2021年2月环比涨幅依次为1.9%、3.6%、5.4%、4.5%和5.4%,2月环比增速也处于较高水平。2021年1月下旬和2月上旬,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旬度环比转为下跌,但主要是煤炭、液化天然气LNG个别品种跌幅较大。



M1同比反弹。2021年1月M1同比反弹至14.7%,12月为8.6%。从历史数据来看,M1同比往往领先于PPI同比、长端利率等指标,领先时间约10-15个月。从M1同比走势来看,PPI同比可能继续上行。




3


流动性:收敛之后趋于平稳



2021年2月,流动性经历了1月的收敛之后趋于平稳。今年的春节流动性安排,主要是2500亿元14天逆回购和1800亿元7天逆回购。受“就地过年”影响,今年春节取现需求不及往年,因而春节资金安排不及往年,也未使得银行间利率明显趋紧。


2月流动性的平稳状态,有三方面因素值得关注:(1)央行资金投放较少,超储维持低位。由于央行1-2月投放量少于2018-2020年同期,整体是净回笼状态,而1月新增政府存款高至近1.5万亿元,使得超储率降至2020年7-8月的水平。(2)1月结构性存款转增,银行负债端压力缓解。1月大行和中小行结构性存款均转为增加,分别是4030亿元、1726亿元,而去年5-12月均呈压降状态。(3)2月银行间市场交易量不高,债市杠杆资金需求明显低于1月。2月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3.0万亿元,而1月日均值则高达4.0万亿元。这反映出1月流动性趋紧后,债市或许经历了自发去杠杆过程。


因而资金面缓和,建立在“超储低、银行结构性存款增加、杠杆资金需求低”的基础上,能否延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结构性存款转向压降、或债市再度加杠杆,都可能终结这种稳态。而且超储低使得这种稳态较为脆弱,面临缴税、跨季或政府债发行放量等因素,资金面的波动可能较大。


3月流动性展望:预计央行资金净投放继续维持较低水平,关注3月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可能性。3月是季末财政支出大月,往年同期财政收支差额在1万亿元左右,对流动性形成补充。不过财政支出资金月末才能到位,也就是跨季时点,对上旬和中旬流动性影响较为有限。3月缴税属常月,纳税申报截止日为15日,税种以增值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为主,缴税对资金面的影响预计明显小于1月。由此推断,3月央行资金净投放可能继续维持较低水平。关注3月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可能性。2020年3月13日央行宣布进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而2019年和2018年均为1月进行,今年3月也存在例行操作的可能性。




4



利率债一级发行:2月总发行和净发行均下降



2021年2月利率债发行,国债发行3730亿元,地方债发行557亿元,政金债发行3897亿元,合计8184亿元。发行量低于2021年1月(环比),也低于2020年2月(同比)。扣除到期看净发行,2021年2月国债净发行505亿元,地方债-42亿元,政金债-88亿元,合计375亿元。净发行量低于2021年1月(环比),也低于2020年2月(同比)。利率债发行缩量,一方面发行可能受到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另一方面1-2月地方债新增限额未提前下达,地方债发行缩量。


3月利率债发行,关注两会期间地方债新增限额情况,新增地方债是否在3月发行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从下周发行计划来看,山东已重启常规的再融资债发行,用于偿还到期的以前年度发行的政府债券本金。



2月国债单只发行规模,环比1月有所减小。2021年2月,主要期限1-10年国债单只发行规模,均出现明显减小的情况,这使得2月国债供给压力较1月缓解。关注赤字率落地之后,国债单只发行规模较小的情况是否延续。




5



测算指标更新:1月超储率1.0%



2021年1月末超储率估算约1.0%,较2020年12月末下降1.2个百分点(方法详见《如何测算超储率?》)。从2021年1月影响超储的因素来看,相对于2020年13月末,消耗超储的主要是政府存款增加14848亿元,央行净回笼2165亿元(MLF和TMLF净回笼405亿元,逆回购回笼1760亿元),以及新增存款缴准。


2月末超储率预计仍维持低位。2月央行净回笼逆回购3040亿元,MLF等额续作;根据国债和地方债发行扣除到期,按缴款日计算政府债缴款约769亿元。这两方面均对超储形成消耗,2月超储率可能仍然维持较低位。




6


展望:利率“脆弱平衡”,关注何时偏离



当前利率处于“脆弱平衡”的区间震荡阶段。
春节假期以来,DR007较为接近7天逆回购利率;本周同业存单发行放量,加权利率趋于下行;流动性较为平稳,使得短端利率也较为平稳。这种脆弱的平衡,是建立低超储率的背景下,银行结构性存款转增,负债端压力缓解;2月债市滚隔夜资金需求较1月下降;而且2月利率债供给压力也较小。3-4月存在可能打破当前的“脆弱平衡”的利空和利多因素。


利空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财政支出提前可能带来的经济超预期。相比于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财政支出进度较慢,2021年财政支出节奏可能有所提前(同比2020年),再加上“就地过年”可能使得春季开工加快,2021年3-4月部分经济指标可能出现超预期上行。节后高炉开工率、PTA开工率等指标已经出现较快反弹。如经济数据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可能影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推升利率中枢。


二是地方债供给压力可能上升。3月地方债新增限额可能下达,3月或4月地方债发行可能迎来一个小高峰,类似2020年5月。地方债发行放量,不仅直接带来一级市场供给压力,而且地方债缴款形成财政存款,消耗超储,对流动性影响偏负面。


利多因素,主要是3月存在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可能性。如果央行进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能会相应削减MLF、逆回购的投放量,以实现资金面的平衡,政策效果对流动性的影响接近中性。因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能带来情绪短时改善,利率下行行情预计较为短暂。


此外,美债收益率上行,对国内利率的影响较为有限。近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上行至1.6%,中美10年期利率利差从2020年底的220bp左右缩窄至170-180bp。但中美1年期、2年期利差并没有明显缩窄。这背后主要是当前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期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使得美债短端利率趋于平稳。因而美债对国内债市的影响较为有限,主要在情绪层面,并未上升至货币政策层面。


长端利率相关指标来看,基本面方面PPI、M1走向均呈负面,流动性呈中性。结合地方债供给压力可能上升,长端利率存在继续上行的风险,不过在货币政策明确收紧之前,利率上行空间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



注:

(1)详见《油价$60+,10Y美债1.3%,债市开局遇“外忧”》;

(2)详见《从政府工作报告看债市走向》;

(3)详见《本周地方债发行7581亿,后续供给压力还有多大?》。


风险提示:

国内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已外发报告标题3月债市会迎来“春季调整”吗?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2月28日报告作者:

刘   郁,SAC 执证号:S0260520010001,SFC CE No.BPM217,邮箱:shliuyu@gf.com.cn

肖金川,SAC 执证号:S0260520030002,邮箱:xiaojinchuan@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